不过,红筹股度过了低迷的1994年和1995年后,也为1996年的重新崛起奠定了基础。

  红筹股重新崛起时间是在1996年,其标志是1996年5月30日的上海实业在港成功上市。以此为契机,从此延续两年的红筹热潮。

  1996年,红筹股股价涨幅普遍跑赢大盘,并在当年香港股市十大涨幅排行榜中占据4席,分别为光大科技、中国石油、光大国际和华润创业,涨幅分别为:622%、599%、432%和355%。1996年全年,由里昂证券编制的红筹股指数上升109.60%,是同期恒生指数升幅的3倍。进入1997年后,红筹股的最热潮到来了。到1997年5月29日北京控股的上市,把红筹股在港上市推向了新高。1997年6月16日,恒生指数服务公司颁布了红筹股成分指数,首日该指数涨幅即达7.2%。经历了回归日后,到8月底,恒生红筹指数较年初升了127.03% (而恒指升幅较年初为40%左右,H股指数较年初升72.63%),恒指达到了16 800多点,市场也终于走到了顶点。

  据香港联交所统计,1997年香港证券市场的融资活动打破历史纪录,全年融资超过800亿港元,其中逾九成为红筹公司所融资金。除融资额巨大外,1997年红筹股上市的另外一个显著特点是:上市公司获得大倍数的超额认购,并不断刷新香港股市超额认购的历史纪录。1997年5月,北京控股招股,创下超额认购1 276倍的新历史纪录,并至今没有被超过。北京控股发行价达12.48港元,市盈率达19.35倍,而上市首日开盘价升至45.20元,升幅达360%。

  由于亚洲金融风暴冲击,红筹股领衔急挫。1997年是非常具有戏剧性的一年,香港回归的世纪机遇与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交织在一起,使得当年的香港股市在经历1月份至8月份的暴涨之后,又在9月份和10月份狂泻。但值得一提的是,在市场如此大起大落的情况下,10月23日中国电信(现名中国移动)如期上市。该红筹股的发行是截至1997年中资公司最大的一次股票融资活动,也是香港股市历年来融资额之最。在当时市场已进入急挫时期的情况下,中国电信的发行仍能获得国际配售部分超额认购20倍,公开发售部分超额认购32倍,筹资42.20亿美元的成绩,应该说极属不易。总的来说,香港股市的1997年是红筹股年,当年港股市场涨幅最大的十只股票中,红筹股占了五席。可见,1997年红筹股在香港股市的地位的确是举足轻重的。